医院动态
近日,冠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先后收到患者送来的两面锦旗,不同的患者,同样的感激!都表达着对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医德高尚、仁爱奉献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家住冠县东古城镇的李大爷,2个月前进食时觉得咽部不舒服,进食较前减少,往医院进一步检查时发现食管有一处直径约0.6cm的肿物。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科室医生为刘大爷完善术前检查及评估,2月28日,在绳百龙主任的指导下,由田瑞龙医师及麻醉、护理人员,成功为患者完成了内镜下食管肿物切除手术,手术非常顺利,将瘤体完整剥离,术后给予抑酸护胃及补液治疗。结合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考虑肿物为黏膜下颗粒细胞瘤。据文献报道,目前认为颗粒细胞瘤来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该病发病率很低,容易造成误诊。颗粒细胞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最常见于皮肤、舌、皮下组织、骨骼肌,5%~9%的颗粒细胞瘤发生于胃肠道,其中食管颗粒细胞约占2%。大多数颗粒细胞瘤为良性,仅有1%~2%是恶性的,呈浸润性生长,可发生远处转移。但良、恶性颗粒细胞瘤无论在大小、形态、内镜下表现、病理组织学上都没有明显差异。目前食管颗粒细胞瘤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只有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因此早期发现颗粒细胞瘤并予以积极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李大爷很快恢复了健康,为了表达对消化内科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李大爷离院后特地送来了一面写有 “精湛医术保健康,高尚医德为患者”的锦旗。 每一面锦旗,都诉说一个故事一段真情,是对每一位医护人员一点一滴付出的认可和鼓励,同时也是一种鞭策。今后,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用温馨服务彰显职业情怀,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第二面锦旗是冠县烟庄乡的安大爷的儿子送来的。安大爷因为近2天吃不下去饭、黑便,同时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化验白细胞 17.8x10^9/L、血红蛋白87g/L、降钙素原0.35ng/ml、总蛋白48.4g/L、白蛋白25.4g/L,提示感染指标偏高、贫血、营养不良,医师详细评估患者病情,考虑上消化道出血,给予抗生素、止血、护胃、雾化药物及补液等规范化治疗,安大爷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并出现血压下降,黑便量增多,血红蛋白也进行性下降至65g/L,考虑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给予输血并及时调整药物治疗。因安大爷超高龄,无法耐受胃镜检查及内镜下止血治疗,只得等病情相对稳定后完善上消化道造影,造影提示慢性胃炎,未见溃疡性病变。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安大爷转危为安,病情得到控制并康复出院。出院时,绳百龙主任嘱咐家属仍需继续为安大爷监测血压,关注大便颜色,规律口服药物,并互留电话以便随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