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2023年6月9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中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全国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约3.3亿。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多种类型,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异常,进而引发心脏骤停。在这种情况下,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
什么是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生命支持技术,主要用于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心脏骤停时,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泵血,导致大脑和其他器官缺氧。如果不及时进行救治,患者可能会在几分钟内面临生命危险。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部分。
胸外按压:通过有节奏地按压患者的胸部,模仿心脏泵血的过程,促进血液循环。
人工呼吸:为患者提供氧气,使其肺部得到足够的空气供应,维持血液中的氧气水平。
通过心肺复苏恢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可为后续的专业医疗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状况,我国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每年约55万人死于心脏猝死,居全球之首。研究显示,90%以上的心脏骤停事件发生在医院之外,而黄金救援时间仅为4分钟。如果在这4分钟内能够迅速开始心肺复苏恢复患者的心脏跳动和呼吸,患者的生存率将大大提高。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可能会因为缺氧而导致脑损伤、器官衰竭等严重后果。因此,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对于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与具体实施方法
01
判断意识:
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避免自身受到伤害。
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
02
呼叫急救:
如果确认患者无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报告现场情况,并请求紧急医疗救援。。
指定一人去领取和使用附近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03
判断呼吸和心跳:
触摸颈动脉搏动(位于甲状软骨旁开2cm处),同时观察胸部起伏,判断患者是否有心跳和呼吸。
注意,触摸颈动脉搏动时应避免用力过大,以免损伤血管。
04
胸外按压:
摆放体位: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面上,解开衣领、领带等紧身衣物。
按压部位:双手掌重叠,左手掌根部贴于胸骨的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中点),手掌根与胸骨的长轴一致。
按压方法: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5-6cm,按压频率至少为每分钟100-120次。
注意事项:按压过程中尽量保持匀速和有力,避免冲击式按压或按压过深导致胸骨骨折。
05
开放气道:
使用仰头抬颌法或举颌法,打开患者气道,确保空气能够流入肺部。
清理呼吸道异物:如果患者口腔内有呕吐物或分泌物,应迅速清理,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06
人工呼吸:
在进行胸外按压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捏住患者的鼻子,口对口地缓慢吹气,使患者的胸廓明显抬起。吹气时间至少1秒以上,每次吹气量适中(约500-600mL)。
注意事项:吹气时避免漏气,确保口唇完全包住患者的口唇。同时,观察患者的胸廓起伏情况,以判断吹气是否有效。
07
持续进行: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交替进行,比例为30:2(即每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注意事项: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尽量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
按压的深度和力度要适中,避免造成患者伤害。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确保口唇完全包住患者的口唇,避免有害物质进入患者体内。
如果在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感或危险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式设备,能够分析患者的心律,并在必要时施行电击,恢复正常心律。以下是AED的使用步骤:
打开AED:打开AED电源,并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粘贴电极片: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胸部,一片在右锁骨下方,另一片在左侧腋下。
分析心律:确保无人接触患者,按下分析按钮,让AED分析心律。
施行电击:如果AED提示需要电击,确保无人接触患者,按下电击按钮。
继续心肺复苏:电击后立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和正常呼吸。
心肺复苏是一项挽救生命的黄金技能。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及时、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并在必要时勇于伸出援手,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及时的援助。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心肺复苏的最新指南和进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