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有人说,重症监护室里有最动人的故事,也有最壮烈的人生。那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有一群名为“早产儿”的孩子时刻奏响着惊心动魄的人生初乐章。在11.17日“世界早产儿日”到来之际,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今天的主角——一对 “超早产”龙凤胎宝宝的故事吧。
故事要从2024年7月27日这天说起。当天,新生儿监护室接到电话,妇产科有一对非常珍贵的双胞胎试管婴儿,仅仅27+6周,胎儿发生宫内窘迫情况,马上要进行剖宫产。据了解,“超早产儿”是胎龄不足28周的婴儿,由于发育极度不成熟,即便顺利生产,他们往往需要经历很多难关才能存活。面对提前探访世界的小生命,新生儿科、NICU医护人员与小宝宝及其父母开启了艰辛的创造生命奇迹之旅!
为全力抢救这对 “超早产”龙凤胎宝宝,新生儿监护室医护人员共同组成两个抢救组,早早就守在手术室,随着双胞胎一出生,医护人员就紧急进入抢救环节。哥哥出生体重1230g,而妹妹只有1080g。宝宝们一出生,医生马上为他们清理呼吸道、摆正体位、保暖、面罩吸氧,等宝宝有了自主呼吸,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口空气。医护人员兵分两路,将哥哥和妹妹转至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他们迈过了人生的第一个大坎。
刚出生时的宝宝——吹弹可破的皮肤,细如发丝的血管,个头堪比成人巴掌
新生儿监护室是个陌生的地方,医护人员把宝宝们放在了暖箱中,感觉像是又回到妈妈的肚子里。因为宝宝们只有27周,肺脏发育不成熟,不能自主呼吸,立即为他们启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机辅助通气,当天晚上,宝宝们就拔除了气管插管。随后进行脐静脉穿刺置管,及时建立静脉输液的生命线,有效保证超早产儿的营养支持,为宝宝的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与物质!
新生儿监护病房每日晨会都会讨论早产儿病情并制订详尽的诊疗计划,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动态调整,24小时全时重症监护;因存在感染,使用抗生素;输血浆、红细胞改善凝血、纠正贫血;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做到最精细化的管理;因宝宝不会吃奶,从开始0.5m/q2h微量喂养,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奶量;血管细的和针一样,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团队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一次性成功静脉置管(PICC);进行呼吸机参数的调整,预防气压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并发症.....其他辅助治疗开足马力。哥哥经历10天后,成功拔除气管插管;63天时哥哥和妹妹同时撤离呼吸机,实现自主呼吸。这时,龙凤胎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医护人员对宝宝进行了早期“袋鼠式护理”,让妈妈每天到病房参与宝宝的护理——换尿布、喂奶、抚触、洗澡......经过2个多月的升级打怪,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经综合全面评估,这对“超早产”龙凤胎宝宝顺利出院了。
约80天的救治
1900多个小时的日夜坚守
这是一场与生命的赛跑
幸运的是宝宝赢了
在这令人感动的背后
有生命的顽强不息
有父母的全力支持
更有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的保驾护航
他们,共同力证了——
“生命本来就是一场奇迹”
近年来,我院新生儿科深耕技术,综合救治能力不断提高,成功救治数十例超早产儿,其中最小的体重仅为860g。作为守护在新生儿生命事业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他们用专业的技术、温暖的爱意,去帮助、去治愈,去书写每一个新生儿的健康和希望!
新生儿科简介
冠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包括新生儿科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现有医师1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护师19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学科带头人郭晓红主任医师,在临床一线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尤以新生儿为著。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成立于1996年,是全市最早建立的NICU,是市级重点专科,能够对各种危重新生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科室。科室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水平,致力于危重新生儿、早产儿的救治工作,为冠县及周边地区的新生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