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近日,我院胸外、肿瘤科主管护师侯洪成功为化疗患者开展了多例“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建立起新的血管通路方式,此管留置可长达一年。此项护理新技术的成功开展,为我院癌症化疗及众多需要的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便捷的生命通道,为需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一、什么是PICC置管?
PICC置管(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指通过外周静脉血管,置入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的细长、柔软可弯曲的导管,到达心脏附近的大血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化疗、胃肠外营养、使用刺激外周静脉药物的患者,缺乏外周静脉通道及家庭病床的病人,早产儿等。
二、PICC的优点:
1、保护患者的外周静脉,防止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和高渗性或黏稠性药物(如甘露醇、脂肪乳、白蛋白、血浆等)对静脉造成的不可修复的损伤和静脉炎后失去给药途径。
2、静脉输注全程“一针治疗”,大大减少反复经外周直接穿刺输液的痛苦。
3、可长期保留,治疗间歇期可带回家,不影响日常生活。
4、置管并发症少,安全方便,维护简便。
三、PICC的适应症:
1、外周静脉差,难以维持静脉输液的病人。
2、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
3、需要长期静脉治疗。
4、使用对外周静脉刺激和损害较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抗生素、甘露醇、TPN、酸碱度大及渗透压高的药物等。
四、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原理
对于化疗或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因自身血管脆弱加上经常输液,会导致血管刺激和破坏,造成后续输液治疗困难。而通过B超探头可以直观显示血管解剖结构,选择目标血管进行评估、测量以及精准定位后,进行实时引导穿刺,极大地提高了置管成功率。
PICC置管技术的新突破,带动了我院护理学发展,标志着冠县人民医院专科护理水平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广大患友的认可就是对全体医护人员的鞭策和鼓励,胸外肿瘤科将继续聚焦业务拓展,不断提升护理队伍整体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供稿:胸外、肿瘤科 主管护师 侯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