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每年的5月25日是“世界甲状腺日”,
5月25日所在的一周为“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
旨在为全社会普及甲状腺疾病知识,
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正确认识甲状腺疾病,
积极防控甲状腺疾病,
提高甲状腺健康意识。
形状似蝴蝶的甲状腺位于哪里?
平常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甲状腺位于何处,
但“粗脖子病”大多数人并不陌生,
其实“粗脖子病”就是甲状腺肿大,
这就告诉我们甲状腺位于颈部。
再具体些,
我们平常所说的“喉结”,
我们自己都能触到,
形状似蝴蝶一样,
甲状腺就位于“喉结”的下方约2~3厘米处,
在吞咽东西时可随其上下移动。
它个子虽小,但地位颇高。
甲状腺制造的激素
可以说控制着机体的每一个细胞、组织和器官,
影响身体的很多代谢活动,
比如产生热量、调节心率、兴奋神经、
参与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
甲状腺疾病的分类
甲状腺疾病主要分为
内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和
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两大类。
内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俗称甲亢)、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炎症
(包括急性、亚急性、慢性甲状腺炎症)。
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包括
结节性甲状腺和甲状腺肿瘤
(包括良性腺瘤和甲状腺瘤)。
但两者并不是绝对孤立的,
两者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变,
特别是内科性的甲状腺疾病也可能需要外科治疗。
甲状腺异常的几个信号
0 1 情绪异常:
当甲状腺激素过少时,
会导致人的情绪低落或抑郁。
当甲状腺激素过多时,
则会导致人变得易怒、烦躁、焦虑。
0 2 大便异常:
甲状腺激素过少时,
会导致便秘,
因为肠蠕动减慢了。
相反,
甲状腺激素过多,
则会导致一天解好几次大便的情况。
0 3 体重异常:
很多因素会导致体重增加或者减轻,
但倘若饮食和运动习惯都没有改变,
而体重却骤增或者骤减,
很有可能是甲状腺出了问题。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
体重会明显增加。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体重会明显减轻。
0 4 出汗异常:
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导致汗液、皮脂分泌减少,
从而导致皮肤干燥、粗糙。
甲状腺激素增多,
则会让皮肤变得潮湿、多汗。
0 5 脖子变粗:
甲状腺位于脖子正前方,
当其出现问题时可能会有甲状腺的肿大,
让脖子看起来变粗了。
严重时还会影响发声、吞咽和呼吸。
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原因
01 [ 碘源性因素:]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
缺碘可能引起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等;
而过量摄入碘,
可引起碘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02 [ 自身免疫因素:]
最常见的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即临床上常说的甲亢,
主要由自身免疫过程和精神刺激引起。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又称桥本甲状腺炎,
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03 [ 家族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性酶缺陷可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导致甲状腺肿及甲减。
04 [ 医源性因素:]
手术、放射性碘、甲亢治疗药物等,
如果治疗不当,
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而服用甲状腺素过量,
可引起药源性甲亢。
05 [ 其他因素:]
感染可引起急性甲状腺炎,
垂体肿瘤可引起垂体性甲亢,
发育不良可引起甲状腺先天异常。
甲状腺功能失调的预防较为困难,
核心在于保护好免疫系统。
01 避免过度劳累。
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不会直接影响甲状腺,
但可通过扰乱神经、内分泌系统,
造成免疫功能失调,
导致甲状腺被免疫系统攻击。
因此生活中,
建议注意劳逸结合、
保证充足睡眠、学会调适心情。
02 适量摄入碘盐。
随着食盐加碘政策的施行,
“大脖子病”、呆小症发病率逐年下降,
但也有人质疑“长期补碘可能造成碘过量”。
实际上,
绝大部分人在日常食物中获取的总碘量仍然不足,
而国家已多次下调食用盐碘含量,
并推行“因地制宜”政策,
大家不必担心碘过量问题。
除有特殊要求外,
正常人最好食用加碘盐,
且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
03 时常对镜自查。
每隔一段时间对镜自查,
有助及早发现甲状腺异常。
具体做法是:
对着镜子,头部稍微后仰,露出颈部。
看看颈部两侧是否对称、肿大。
咽口水,找到随着吞咽动作上下活动的甲状腺,
摸一摸甲状腺是否有软的小鼓包、小肿块,
或硬的小结节。
如发现问题,应尽早去医院排查。
04 定期检查。
不少甲状腺疾病症状没有特异性,
患者可能需要辗转多个科室才能确诊,
因此定期检查尤为重要。
35岁后,尤其女性,
最好每5年做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彩超。
妊娠女性必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备孕前,
推荐女性筛查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相关指标。